對俄羅斯過去 24 小時的簡短回顧,讀起來就像《國務卿女士》或《白宮風云》奇幻劇集的背景故事。領導瓦格納雇傭軍組織的殘暴罪犯葉夫根尼·普里戈任向俄羅斯國防部宣戰(zhàn),并進軍頓河畔羅斯托夫市。隨后,他向北前往莫斯科,要求罷免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和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這座城市進入戒備狀態(tài)。
普里戈任和他的部下來到距首都 125 英里的范圍內(nèi),也就是說,費城到華盛頓特區(qū)的距離比費城到華盛頓特區(qū)的距離還要近。他隨后表示,協(xié)議已經(jīng)達成,瓦格納的部隊正在調轉方向以避免流血。然而,顯然,普里戈任免于流下的血是他自己的。如果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宣布的“協(xié)議”準確地反映了實際的解決方案,那么普里戈任在一天之內(nèi)就從一個強大的軍閥變成了一個在異國度日的人,等待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不可避免的報應。
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將撤銷對普里戈任的所有指控,普里戈任現(xiàn)在必須流亡白俄羅斯。沒有參加叛亂的瓦格納戰(zhàn)士將獲得特赦,然后他們將簽署合同,將他們置于紹伊古國防部的控制之下。我昨天提出,紹伊古試圖抓住瓦格納的部下并解散這支部隊,這可能是普里戈任進軍的原因之一。這個結果對于普里戈任來說是第一次失敗,他現(xiàn)在除了生命之外什么都失去了。
(資料圖)
目前我們只能推測普里戈任為何發(fā)動這次政變,以及為何一切如此迅速地失敗。一種可能性是,普里戈任在莫斯科有盟友承諾支持他,但不知何故,這種支持落空了:也許他在克里姆林宮的朋友臨陣退縮,或者數(shù)量沒有普里戈任意識到的那么多,或者根本不存在。畢竟,普里戈任并不完全是一個軍事天才或外交家;他是一位軍事天才。他是一個暴力、傲慢、情緒化的人,很可能是因為自己過于自信而氣憤地開始了這個計劃。
盡管如此,這一離奇的事件并不是普京的勝利。這位俄羅斯獨裁者明顯受到了傷害,他現(xiàn)在將承受政治脆弱性的永久傷痕。普京看起來并不像一個果斷的獨裁者(甚至只是一個指揮手下的黑幫老大),而是在發(fā)布了一段短視頻后離開了莫斯科,在視頻中他明顯感到憤怒,并且一反他一貫的自信風格。據(jù)報道,普京非常擔心被暗殺,因此也許他想先靜觀其變,直到他更清楚誰可能與普里戈任結盟。但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他發(fā)誓要果斷地對付普里戈任,然后炸毀城鎮(zhèn),可能是前往他在瓦爾代的撤退,此舉看起來軟弱無序。
起初,對于普京來說,聘請總統(tǒng)亞歷山大·盧卡申科作為中間人似乎是一個奇怪的選擇,但鑒于所謂的交易,它更有意義。白俄羅斯獨裁者可以親自擔保普里戈任的安全通過;盧卡申科在莫斯科沒有比普京更重要的關系。他不在克里姆林宮生活或工作,因此他是執(zhí)行普京條款的可靠選擇;他對普京的繼續(xù)統(tǒng)治負有責任,沒有理由背叛他。此外,派遣盧卡申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權力舉動:普京是一名前情報官員,而在那個世界里,普里戈任只是一個卑鄙的罪犯。這兩個人在此之前是友好的,但他們并不平等。對于一個大國的總統(tǒng)來說,如果親自與他的前任廚師進行談判,那將是非常丟面子的事情。
普里戈任至少暫時還活著,但他所知道的生活(也許在任何意義上)已經(jīng)結束了。然而,普京現(xiàn)在在政治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弱。曾經(jīng)不可挑戰(zhàn)的沙皇不再是所向披靡??死锬妨謱m的主人必須與一名囚犯達成協(xié)議——在普京的文化中,這也是最低等的人——只是為了避免在其他俄羅斯人在前線作戰(zhàn)時武裝進軍俄羅斯首都所帶來的震驚和尷尬。烏克蘭線路。
普里戈任流了血,然后離開了一個從來不會讓這種個人冒犯不報仇的人。然而,普京可能別無選擇,這是他處境岌岌可危的又一個跡象。所有的選擇都是可怕的:命令俄羅斯軍隊攻擊俄羅斯武裝人員將是一個巨大的風險,特別是因為這些人(以及他們對國防部官僚的仇恨)至少得到了俄羅斯軍官和政治精英的一些支持。直接殺死普里戈任也是一個高風險的提議。隨著他們的領導人死亡和俄羅斯軍隊的逼近,瓦格納派可能決定戰(zhàn)斗至死。
普京權力受到的傷害很深,但目前很難衡量有多深,特別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紹伊古或格拉西莫夫是否仍然保住自己的飯碗。盡管叛亂已經(jīng)讓瓦格納離開了烏克蘭的賽場,但普京可能仍然試圖通過升級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暴行來掩蓋這一不光彩的時刻。但有兩件事似乎是確定的。首先,普京遭受了巨大的政治打擊,他通過與普里戈任以及他自己在克里姆林宮的同事達成的交易而幸存下來,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這些交易都是一種恥辱。其次,葉夫根尼·普里戈任改變了圍繞普京烏克蘭戰(zhàn)爭的俄羅斯政治環(huán)境。
普里戈任的叛亂及其影響將持續(xù)到今天,但他會在白俄羅斯生活多久——或者在白俄羅斯活著——看看剩下的事情會如何發(fā)展,目前還不清楚。
轉自:https://www.theatlantic.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