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千龍網(wǎng)訊(記者 劉美君)8月5日,明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昌平召開。記者了解到,本次研討會是2023明文化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研討會聚焦明文化基礎學術研究,旨在發(fā)掘明文化的獨特價值,并為進一步活化利用明文化提供理論支持。研討會上,中國明史學會物質文化史分會成立,將進一步挖掘明代物質文化的精華,推動明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和活化利用。
據(jù)介紹,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期三天,明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圍繞明朝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展開交流和共享,深入探討明史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圍繞明文化價值挖掘塑造、明文化學術研究、如何實現(xiàn)明文化的活化利用等不同主題進行廣泛交流探討,為進一步推動明文化研究、傳承與發(fā)展奠定理論基礎。
研討會首日,百余位專家、學者蒞臨現(xiàn)場。廈門大學教授,中國明史學會會長陳支平、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首席顧問毛佩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憲博等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就明文化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進行闡述,為研討會的議題定下基調(diào)。
同時,研討會還邀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研究者,分享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觀點。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和專家交流碰撞,進一步激發(fā)出明文化在當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更多研究思路和合作機會。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研究員袁江玉表示,本次研討會共收到學術論文100篇,涉及到明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服飾等方方面面,這些扎實的學術講究必將有力地推動明文化的研究。
研討會上,中國明史學會物質文化史分會同步成立。袁江玉介紹,此前對明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文獻研究,而物質文化研究多在相關博物館及明代遺址遺存或文物管理機構內(nèi)展開,但這些機構更側重于業(yè)務管理,學術研究比較少。新成立的物質文化史分會將進一步聯(lián)合明代遺址遺存的相關管理機構以及各相關高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共同推動明代物質文化的傳播,挖掘明代物質文化的精華,推動明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和活化利用。
會后,主辦方還將出版相關論文集,總結本次明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優(yōu)秀成果,為促進學術交流合作留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