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筆下的什剎海風貌重現,琉璃河遺址發(fā)掘成果顯著,長城修繕探索可供復制的北京經驗……近五年來,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qū)”總體框架下,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亮點頻現。近日,在北京文化論壇即將開幕之際,新京報記者探訪了北京三大文化帶的建設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海濕地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鴨島和生態(tài)浮島區(qū)
2017年以來,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出臺《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guī)劃》,第一時間編制《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guī)劃》,形成了“長期有規(guī)劃、中期有行動計劃、年度有折子工程”的規(guī)劃實施體系。
7月20日,西海濕地公園,市民在觀賞荷花。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近年來,北京市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全民健身相結合,承辦了2021年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動,并形成了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馬家灣濕地公園、大通濱河公園、順義新城生態(tài)休閑公園等一批濱水休閑空間。
“什剎海是元代大運河什剎海西海漕運碼頭的終點,這里的大運河文化積淀非常豐厚。”西城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徐曉輝說。
2018年10月1日,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建成,開放面積達到10.9公頃,這是核心城區(qū)唯一的一處濕地公園。
記者看到,盡管天氣炎熱,公園里千頃荷花、蘆葦叢叢、水鴨成群、蟬聲鼎沸,引得游客爭相拍照打卡。
“各種各樣的水上植物,形成了一條科普路線,供游客、學生進行游覽學習。”薊城山水集團西海濕地負責人李慧介紹,近年來,公園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鴨島和兩個約800平方米的生態(tài)浮島區(qū),通過豐富的水生植物群落營建了鳥類棲息的環(huán)境,共同構建出城市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經過長期的養(yǎng)護,大家可以看到水中不斷有綠頭鴨、鴛鴦出現,2019年的冬季,我們也迎來了4只黑天鵝在此處短暫棲息停留。”李慧說。
7月20日,西海濕地公園,烈日下,母鴨給休息的小鴨們遮陽。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然而,最初西海濕地公園的景色并非如此宜人,有7處堵點被違建占用,包括臨湖的“西海魚生”飯店、“碧荷軒”等違章建筑。
2018年開始,西城區(qū)對濕地公園的堵點進行疏通。“我們從降商業(yè)密度、降建筑密度、降旅游密度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拆除了違法建筑14000余平方米,把西海的環(huán)湖道路全部打通,實現‘還路于民’;通過整治,酒吧從最多時的100余家降到30家,人力三輪車從300輛降到現在的180輛,進一步降低什剎海的客流量,讓公園靜下來、慢下來,給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什剎海風景區(qū)管理處主任張瑞生說。
居住在附近的柴志琴女士介紹,原來周邊有很多酒吧、飯館,把西海的景色都擋住了,路也很狹窄。“現在棧道修得很整齊,我們順著河邊一路走過來,說實話,有什么煩心事,到這里都煙消云散了,就想著高興的事了。”
正因為前期的改造加上后期的精細化管理,如今,老舍筆下的濕地文化景觀得以還原,同時,也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茶余飯后的棲息、游覽、休閑之地。
今年將啟動琉璃河遺址城址區(qū)的考古發(fā)掘
作為北京三條文化帶中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一條,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有著距今50萬年以上的人類歷史遺存點——周口店遺址,還有距今800余年的金中都遺址,也包括3000年前的北京城市源頭——琉璃河遺址。
7月20日,房山區(qū)琉璃河遺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右一)在介紹去年的考古發(fā)掘成果。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在琉璃河考古工作站文物陳列室里,陳列著2019年以來琉璃河遺址發(fā)掘的代表性文物,包括3000年前的古植物遺存、雙孔石鐮、蚌器、玉器、骨器等。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介紹,其中青銅卣銘文中記載的召公建燕的史實,填補了傳世文獻中關于西周封國都城建造的空白,為北京地區(qū)三千年筑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獻證據。
“通過對琉璃河遺址的考古發(fā)掘,能夠解決一些重大的學術問題,也能夠為下一步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考古支撐,公園怎么建設、怎么展示,考古是第一位的。”他說。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今年琉璃河遺址考古的重點區(qū)域在城址區(qū),考古人員將對琉璃河的核心區(qū)域及疑似外城壕進行考古。
7月20日,房山區(qū)琉璃河遺址,去年考古發(fā)掘出土的盾牌上的青銅面具飾品。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郭京寧介紹,城址區(qū)的考古發(fā)掘計劃在8月上旬或中旬正式動工。“城址區(qū)跟此前墓葬區(qū)的發(fā)掘技術不太一樣,比如,城址區(qū)要注重異地之間的關系、層位關系,包括建筑之間有沒有連接的附屬建筑設施、路網、水系,墓葬區(qū)可能不太注重這些。”
琉璃河考古現場負責人王晶向記者介紹,發(fā)掘過程中,前期會對文物的出土環(huán)境進行檢測,同時,會在現場進行及時有效的保護,用套箱的整體提取方式將文物提取到實驗室,再進行進一步發(fā)掘,之后,也會注重對文物的長期保護。
秉持“最小干預原則”,率先開展研究性修繕
520.77公里的北京長城,包括北齊及明代兩個時期的長城,以明長城為主體,穿越平谷、密云、懷柔、昌平、延慶、門頭溝六區(qū),是全國保存最完好、價值最突出、工程最復雜、文化最豐富的段落。
盡管擁有15個省份中保存最完好的段落,北京境內的長城保護局面仍不容樂觀,面臨著許多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威脅。近年來,北京在全國率先推進實施長城搶險加固工程。截至今年6月,已組織實施50項長城搶險加固工程。
修繕過程中,北京始終秉持文物保護“最小干預原則”,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修繕理念和工作方法,并在箭扣長城腳下掛牌成立全國首個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選取箭扣長城和大莊科長城開展研究性修繕,不斷探索長城保護修繕可復制、可推廣的北京經驗。
據懷柔區(qū)文物所所長張彤此前介紹,研究性修繕主要包括考古、設計勘察、設計方案制定、施工四部分。相對于以往的修繕項目,研究性修繕將重點加強施工前的科學研究,通過科技手段、加入考古力量,收集更多科學數據,利用數字化技術推演潛在病害。
此外,近年來,北京市持續(xù)探索長城保護長效機制,出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guī)劃》及實施方案,編制長城沿線馬蘭路、古北口路、黃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大重點組團規(guī)劃,重點實施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北京長城文化節(jié)、箭扣長城修繕等3項國家級標志性項目,實現長城整體保護。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全國體系最完善的長城保護員隊伍,共488人,實現了長城重點點段全天巡查、一般點段定期巡查、出險點段快速處置、未開放長城科學管控,形成了全覆蓋、無盲區(qū)的長城遺產保護網絡。
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