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4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驚喜盲盒”再度來襲,新聞中心聯合故宮博物院舉辦2022北京新聞中心媒體開放日活動,邀請百余名中外記者探訪故宮,觀賞開年大展,在全國30家博物館精選出來的130余件文物中讀懂中國。
昨天百余位中外記者探訪故宮。 本報記者 甘南 攝
長信宮燈
130余件文物中讀懂中國
潔白冰雪覆蓋下,紫禁城盡顯魅力。步入故宮,百余名中外記者難掩熱情。放眼望去,身披“白紗”的宏偉宮殿,宛如“冰絲帶”的金水河,平整無瑕的雪地,如同另一個穿越了時空的皇家冰雪“賽場”。
文華殿內,“何以中國——中華古代文明暨《國家寶藏》特展”正在舉辦,全國30家博物館精選出來的130余件珍貴文物,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讓中外記者目不暇接。
展柜前,一件漢代展品“錦護膊”引起了韓國記者崔憲圭的極大興趣,他貼近展柜玻璃,仔細辨認花紋中間織出的漢字隸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崔憲圭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一段歷史。
長信宮燈“點燃”冬奧火種
定源重器,宅茲中國。在中心展柜中,一尊來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何尊,揭開了“中國”的身世之謎。這件青銅器底有122字銘文,記載了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洛邑的史實,而已知“中”“國”二字作為一個詞組,也最早見于這篇銘文中的“宅茲中國”。
何尊也是冬奧會火種臺的設計靈感來源。據了解,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臺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采用尊的曲線造型,基座沉穩(wěn),象征“地載萬物”。
展廳另一側,是鼎鼎大名的漢代長信宮燈,這盞燈也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創(chuàng)意來源。長信宮燈造型輕巧華麗,一位跪地執(zhí)燈的宮女,左手執(zhí)燈盤,燈盤中心有燈芯,右臂高高舉起,垂下的袖管成為燈罩;設計巧妙環(huán)保,宮女的袖管與身體連接形成煙道,當燈燭點燃時,煙灰順著袖管徐徐進入中空的身體,從而保持室內環(huán)境清潔。
“太漂亮了!”從文華殿到太和門廣場,法國電視一臺記者Dufour Fred一直沒有停下拍攝。作為一名參與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記者,北京重大賽事組織有序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冬奧會期間,疫情防控到位,非常安全,新聞中心工作環(huán)境也非常舒適!我想一直待在這里。” Dufour Fred笑著說。
“驚喜盲盒”活動“爆款”頻出
角樓咖啡為記者免費提供一杯熱氣騰騰的美味咖啡,讓中外記者感受到滿滿的溫暖。“驚喜盲盒”是冬奧會期間,2022北京新聞中心緊跟潮流,創(chuàng)新新聞業(yè)態(tài),精心打造的新聞品牌。此次“故宮·2022北京新聞中心媒體開放日”驚喜活動一經揭曉,120個參加名額“秒光”。
“非常感謝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為記者們帶來‘驚喜盲盒’,這份我親手制作的禮物,送給中心的小伙伴吧!”近日,一名來自上海的記者將親手制作的20支虎年蠟繩書簽送給中心,向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表示感謝。小小書簽承載滿滿感動,成為中外記者與2022北京新聞中心情義的見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