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渡橋。記者顧嘉懿攝
我國的木拱廊橋,主要集中于浙南閩北地區(qū)。
2012年,閩浙兩省七縣(浙江泰順、慶元、景寧,福建壽寧、周寧、屏南、政和)的22座“閩浙木拱廊橋”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
(資料圖)
木拱廊橋因何特殊而價值極高?位于浙東的寧波有沒有木拱廊橋存在?近日,記者尋訪了記載中寧波境內唯一的木拱廊橋——奉化臥渡橋。
臥渡橋橋下結構。記者顧嘉懿攝
結構精巧絕倫,全國僅此一例
臥渡橋位于奉化區(qū)蕭王廟街道袁家岙村溪水之上。順著這條溪水溯溪而上,一路可以遇見多座廊橋:棠岙村口、棠云茶亭邊的文明橋,袁家岙村的臥渡橋,許家山村的鎮(zhèn)福橋,樣式各異,特征不同。其中,最有看點的還是臥渡橋。
據(jù)橋頭所立碑記,臥渡橋自袁氏在此“啟族”便有,取名“臥渡”,乃“長橋臥波,便人濟渡”的意思。清乾隆丁酉(1777)年,該橋進行了一次公修重建,“疊木為梁,架分七政而屋焉,以避風雨,息行人”,意思是橋上共有廊屋七楹,可以供行旅歇腳,鄉(xiāng)民憩息。
不過,這座橋曾在上世紀20年代一次大水中被沖毀,隨即重建,現(xiàn)橋橫梁下方刻有“民國十三年(1924)重建”字樣。
據(jù)我市古橋研究者朱永寧先生測量,臥渡橋橋面長14.81米,凈跨11.92米,橋寬6.5米,橋面中間走道凈寬2.38米。橋面上五楹,兩頭溪岸各一楹,南岸一楹因建造公路而改建。據(jù)推算,全橋總長約為22米。
臥渡橋最值得一看的是橋板下方的結構。上海交通大學木結構建筑研究與設計中心主任劉杰,曾將臥渡橋案例引入2017年出版的《中國木拱廊橋建筑藝術》一書。他認為,臥渡橋是“斜撐與八字形組合撐架式木拱廊橋”,現(xiàn)僅發(fā)現(xiàn)一例。該橋拱架結構由八字形撐架、斜撐架、斜撐桿組成,其中“斜撐架上頂橫木,由八字形撐架中的斜桿與斜撐桿夾持,形成類似剪刀撐的結構,精巧妙絕”。
飽經(jīng)歲月滄桑,留存實屬不易
木拱廊橋的結構,本質上是一種“筷子戲法”,即如何在不假外力的情況下,支撐起一個拱形結構。
我國最有名的木拱橋是《清明上河圖》里的那座汴水虹橋,它的存在告訴世人,早在北宋,中國人就已經(jīng)在汴水之上架起世界罕見的貫木拱橋。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認為這種結構早已失傳,直到20世紀80年代,學界驚喜地在閩浙一帶找到眾多和虹橋結構相似的編木拱橋,這也就是列入世遺預備名單的那些“閩浙木拱廊橋”。
南方多雨,在木拱橋上加蓋廊屋有利于保護木梁,故而木拱廊橋又成為閩浙木拱橋的主要橋型。
那么,臥渡橋與上述進入名單的那些廊橋有何不同?在這一點上,學界尚有爭論。
有人認為,臥渡橋是一座木梁廊橋,拱形結構只是為了支撐木梁,故而在類型學上不能說屬于木拱橋。而朱永寧認為,臥渡橋的拱架主結構,屬于木拱橋中的三節(jié)拱——這是只存在于寧波奉化這一較小地域內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貫木拱——它的意義在于推翻了學術界“浙東無貫木拱”的結論。
臥渡橋歷經(jīng)各種水火之患留存至今實屬不易,其橋型特殊或許與多次改建有關,使之成為木拱廊橋的一個“孤例”。這種“特殊性”也是臥渡橋雖處深山古村,仍吸引橋梁史研究者、愛好者不斷前往尋訪探究的原因。
新聞多一點
寧波廊橋形式多種多樣
奉化長安橋。記者顧嘉懿攝
據(jù)朱永寧先生調查,寧波現(xiàn)存廊橋總數(shù)為20座,幾乎每一座都是寧波古橋的一道風景。從類型上,除了臥渡橋這座木拱廊橋,還可分為單孔木梁廊橋、多孔木梁廊橋、石梁廊橋、石拱廊橋等多種。
典型的單孔木梁廊橋如奉化錦屏街道外應村的上橋棚和下橋棚兩座,它們同時重建于1923年,廊屋棟梁底下有同一日建橋的墨書題記,這兩座橋都是典型的八字撐結構。
多孔木梁廊橋數(shù)量較多,如著名的奉化“國?!睆V濟橋,海曙區(qū)洞橋鎮(zhèn)的百梁橋、老洞橋,臥渡橋下游棠岙村的文明橋,余姚鹿亭李家塔村的李家塔板橋等。
奉化文明橋。記者潘苗攝
寧波的石梁廊橋現(xiàn)僅存鄞江鎮(zhèn)大橋村的大橋一座。
石拱廊橋則有奉化溪口鎮(zhèn)棲霞坑村的長安橋、余姚四明山鎮(zhèn)梨洲村的鎮(zhèn)東橋、臥渡橋上游許家山村的鎮(zhèn)福橋,海曙區(qū)橫街鎮(zhèn)的萬安橋等。
“廊橋數(shù)量雖還不到寧波現(xiàn)存古橋總數(shù)的百分之二,但橋型和橋墩形式多樣,可以說是寧波古橋多樣性和獨特性的精彩體現(xiàn)?!敝煊缹幷f。記者顧嘉懿
來源寧波晚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