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輛被淹時如何自救,安全逃生?近日,廣西南寧消防救援支隊做了一項汽車涉水實驗,告訴公眾在車輛水淹不同情況下的逃生竅門,實驗視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
涉水逃生謹記“打砸快逃”
南寧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因為近段時間類似事故頻發(fā),他們希望模擬真實場景。實驗現(xiàn)場選在泳池旁,模擬車輛被一臺吊車吊起,逐漸放入水中,車內(nèi)的消防員親身檢驗了不同節(jié)點水位的逃生途徑和措施。
消防員首先實驗了水位到達車輪中間位置時的情況,這時車內(nèi)人員還可以輕松打開車門,這也是涉水時人們逃生自救的“最佳時機”。
而當水位到達車門把手位置時,由于汽車電路短路,電子元件失效,此時電動車窗無法下降、門鎖也自動上鎖,而且車內(nèi)水位會比車外低,形成壓力差,造成此時車門很難用手動打開。一旦門打不開,唯一選擇就是破窗逃生:車內(nèi)人員首先要解開安全帶,使用錐形破窗器垂直于窗面敲擊窗角,方能打碎玻璃逃生。
接下來,則是當水位漫到車窗時,要用錐形破窗器垂直敲擊天窗,破窗時盡可能背對著窗戶,以防玻璃砸落傷人。
最后,當水位漫過車頂時,這時乘客絕不能坐以待斃,因為水完全進入汽車后,車內(nèi)外的壓力差會變得很小,車門反而也比之前容易打開,乘客要做的是提前深呼吸,然后打開車門逃生。
消防隊員還提醒,如果不會游泳,乘客在離開汽車時最好拿一塊漂浮物抱住,離開汽車后迅速游出水面,尋求救援。“‘打砸快逃’,這就是車輛涉水時逃生的四字訣竅。”
水淹沒車門時正是逃生良機
消防救援人員建議:“司機遇到暴雨天氣,路過涉水路段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判斷水面高度以及水位上漲的速度。一般情況下,如果積水漫過輪胎的1/2,司機就不可強行涉水通過,因為此時車內(nèi)可能已經(jīng)浸水,而這個過程當中一旦車輛熄火,千萬不要進行二次打火,以免發(fā)動機浸水。”
消防救援人員介紹,當時在破窗實驗中,消防員曾采用車座頭枕、安全錘、破窗器等器材分別對車窗進行擊破,檢驗不同堅硬物對車窗的破壞程度。實驗發(fā)現(xiàn),對于可拆卸的車座頭枕,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擊碎車窗,并不利于逃生;而現(xiàn)在很多車主都會給車玻璃貼膜,使用安全錘對貼膜車窗進行破窗時,無法找到受力點。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破窗器破窗是最有效的。因此消防救援人員建議,駕駛員的車上應(yīng)配備三角警示牌、滅火器、破窗器、應(yīng)急救援包等工具,以防不時之需。
消防救援人員還表示,若由于暴雨水量過大,水已經(jīng)漫到車窗一半的位置,這時不要驚慌,先保持冷靜并儲存體力,車廂內(nèi)短時間不會全部灌滿積水,仍有一部分氧氣可以維持逃生。這時也不要嘗試去打開車門,因為水下的壓力非常大,此外也不要去敲碎側(cè)面玻璃,因為玻璃一碎,碎玻璃就會順著水沖向車內(nèi),對車內(nèi)人員造成傷害。“我們可以等到水淹沒了全部車門,車輛內(nèi)外部水壓差變小后深呼吸,迅速打開車門逃生。”
電動汽車實驗可通過50cm積水
記者了解到,傳統(tǒng)燃油汽車的供電系統(tǒng)采用低壓供電,涉及的電壓等級12V,因此即使整車在暴雨天氣被雨水浸泡,車主和路人都不用擔心整車浸泡導(dǎo)致的漏電、人員觸電情況。但如今,電動汽車越來越多,電動汽車的高壓部件會用到超過300V的高壓電,這時汽車一旦浸泡在水中,就容易引發(fā)人員觸電。廣州一家車企的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看,其實電動汽車比傳統(tǒng)汽車有更好的涉水性能。其電動汽車曾實驗以30千米/小時的車速在15厘米水深內(nèi)行駛10分鐘,之后又以5千米/小時車速在30厘米水深內(nèi)行駛10分鐘。
在確認車輛絕緣效果正常后,車企還進行了更為嚴苛的50厘米涉水工況試驗。涉水池深度為50厘米,車輛停于水前2米處,起步并全油門通過涉水池,涉水完成后立刻測量整車高壓系統(tǒng)的絕緣性能,這時車輛的狀況仍十分正常。
這位研究人士告訴記者:“在50厘米積水深度下,汽車電池基本完全浸泡在水中,若此時車輛仍能正常行駛,則足以應(yīng)對暴雨天氣所造成的路面積水;另外,當前大部分動力電池的防護等級都能達到IP7級,該級別的防水性能可以保證電池組浸沒在水下一米深且30分鐘內(nèi)不會出現(xiàn)問題。”(記者武威)